北京时间1月12日早间消息,越来越多的品牌决定不再需要亚马逊,但这些决策最终可能适得其反。
本周早些时候,宜家宣布不再继续一项始于2018年的试点计划,从而成为又一家与亚马逊(1883.16, -17.89, -0.94%)切断联系的品牌。在这家瑞典零售商撤离之前之前,Nike和Birkenstock等也都选择退出亚马逊平台。
此举引发了人们的担忧,认为亚马逊很快就会看到更多的大品牌逃离该网站。即使品牌终止了与亚马逊的关系,购物者仍然可以通过第三方卖家在其网站上购买相应的产品。专家们表示,除非这些企业的电子商务战略能与亚马逊痴迷于客户的思维方式竞争,否则放弃亚马逊有可能适得其反。
亚马逊继续主导美国在线购物市场。根据eMarketer的数据,它控制着美国38%的电子商务市场,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eBay和沃尔玛(116.38, -0.98, -0.83%),后者仅占个位数百分比。
那些试图在离开亚马逊后复制其服务的品牌可能会发现这完全不可能实现。即使对于宜家这样的知名品牌,也难以在物流和运输、网站流量和用户数量上与之匹敌。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宜家独自冒险。宜家在声明中表示,它正在远离亚马逊,因为该公司“热衷于探索新领域”来吸引消费者。
“宜家于2018年与美国亚马逊共同进行了Smart Lighting试点项目。该项目是一个试验,但在项目结束后并未生效。”该公司表示,“我们将继续与不同的合作伙伴进行对话,以测试新方法,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满足他们的客户需求。”
据悉,该公司考虑的战略之一是开发自己的在线市场,该市场的功能类似于亚马逊。宜家拒绝评论其推出在线平台的计划。
亚马逊的在线市场是该公司的秘密武器,可防止其依靠品牌为网站填充产品。前亚马逊管理者,现任品牌咨询公司Buy Box Experts合伙人的詹姆斯·汤姆森(James Thomson)表示,即使第一方供应商决定离开该网站,他们的产品也可能会通过第三方商家在亚马逊上出售。
例如,对亚马逊上提供的宜家产品进行的快速扫描显示,通常有多个第三方卖家在同一清单上提供与该品牌价格相近的商品,并提供Prime送货服务。对于许多亚马逊购物者而言,这可能成为他们不去选择其他购物平台的充分理由。
“有人说品牌离开就赢了,他们根本没赢。”汤姆森说,“亚马逊拥有庞大的安全垫,即第三方市场。这些产品都会大量销售,符合Prime资格,大多数客户对此一无所知。”
需要明确的是,亚马逊的市场并非没有问题。目前,该市场已占亚马逊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并且已经证明可以容纳仿冒、不安全甚至过期的商品。亚马逊的市场上有数以百万计的第三方卖家提供的商品,其中许多商品的售价降低了行业标准,最终挤压了品牌的利润率。